二十國集團智庫會議(T20)分論壇三探討的主題是“經濟轉型升級與創新創業人才”。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創業教育,來自中國、印度、德國等國家的學者分別介紹了本國創業教育的經驗。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歐敏行(Marielza Oliveira)是分論壇三的主持人,她也首先闡明了經濟轉型升級和創業教育之間的關聯。
歐敏行指出,現有的經濟模式已經慢慢到了尾部,經濟增長逐漸放緩。在這樣的形勢下,在行業內部注入創新元素,提升產品和服務的價值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方式之一。
如何能帶來價值的增長?她認為有三種方式:一是創造品牌;二是把文化價值帶入產品和服務中;還有一種是注入科技。
“這三種方式,特別是科技方面,都對創業教育提出了要求。如果我們想要把新價值附加到產品上,那我們的創業教育就必須轉型。”接受錢報記者采訪時,她尤其強調了大學在創業教育中的作用,因為這是學生邁入勞動力市場的最后一個階段。
歐敏行注意到,中國的大學對創業教育抱有極大的熱情和興趣。比如,她知道中國政府為了鼓勵大學生創業,出臺了自主創業可休學和折算學分的政策。
她認為,這是其中一種推動創業的方式。但對于大學來說,更重要的是向學生提供創業所需的技能和知識,從而使他們具備創業的能力。
她說,大學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科研優勢,以創業教育為課題,重新定義它的概念,挖掘它的本質。另一方面,大學可以匯集包括企業、政府機構等在內的利益相關者,從而構建一個完整的創業教育生態系統。
|